structure:周兆才等揭示激酶MST4激活机制
图摘自Cell structure 网络版图片摘要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子刊structure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周兆才和赵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the MST4 in Complex with MO25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ts Activation Mechanism”。
structure:自噬过程重要复合体结构被破解
6月7日,struc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Atg12-Atg5偶联的结构基础。为深入理解自噬这一重要的生命现象,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Atg12-Atg5偶联,由一种泛素样偶联系统形成,对自噬复合体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但Atg12-Atg5偶联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明。 该研究解析了一种耐热酵母,克鲁维酵母菌属(Km)的Atg10和Atg5同源体。
structure:科学家揭示DNA修复相关蛋白结构,有望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科学家揭示了DNA修复过程机制,当DNA过度破坏后会导致癌症。该研究是由Mark Glover博士领导完成的,发表在近期出版的structure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参与到DNA修复过程中的两种蛋白起相同的作用。而Glover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两种蛋白的工作机制完全不同,该发现有望能够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structure:增加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新靶标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科学家找到干预治疗乳腺癌的潜在新靶点,新发现的靶标最终可能会提高目前治疗的效率,降低目前治疗相关的不良副作用。
structure:科学家解析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开发抑制该眼部疾病的疗法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Protein Cell:中国科学家确定EV71病毒的关键机制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当肠病毒71型(EV71)附着,进入和脱壳过程中,病毒受体SCARB2的糖基化和pH依赖型构象的变化是关键。
Protein Cell:生物物理所揭示人类心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追根溯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心肌和神经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体外获得高纯度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心肌和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征性分子标记物是认识和干预这些疾病的必要手段。
structure:更精准的毒素因子β结构域蛋白结构信息
亲密素和侵袭素是致病性格兰氏阴性菌产生的毒素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它们包含负责粘附宿主细胞的C末端的膜外信使结构域和插入细胞外膜的N末端β结构域。5月31日Cell杂志子刊structure在线发表了Fairman等人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示了其结构的奥秘。 研究者确定了E.coli大肠杆菌亲密素β结构域的边界,并利用这一信息解析了它的结构,以及Y型假结核病侵袭素的β结构域的结构。
structure:最新研究阐释细胞极化因子Par-3组装机理
6月4日,structure杂志在其最新的一期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冯巍研究员与孙飞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果综合了蛋白质晶体学、低温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细胞极化发生因子Par-3 N-端结构域自组装的分子机理。研究发现,Par-3 N-端结构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首尾相接,螺旋上升的组装结构。
structure:癌细胞增殖新因子Vgll1
2012年5月24日,structure在线发表了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洪万进课题组等的一篇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Vgll1-TEAD and the YAP-TEAD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Vgll1-TEAD4复合体的三维晶体,并与YAP/TAZ-TEAD复合体进行比较...